富翁彩票| - 新版APP下载
富翁彩票2023-01-31 16:05

富翁彩票

以瞬间定格2022年的多样成都******

  作者:钟茜妮

  在文字产生以前,远古时代的人类用“结绳记事”来抵抗时间的荒芜,大大小小的结是古人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新闻承担起铭记时代的功能。

  岁末年终,当我们再次亲临那些新闻现场,一个多重的成都扑面而来。在成都人挺身而出的英雄气里读懂平凡之善,在神舟飞天的壮阔时刻读懂“国之大者”,在疫情反复中读懂守护与温暖……它们或是一个成都人鲜活生动的故事,或是一群成都人秉承的价值理念和人生态度。

  时光浩荡前行,每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在书写城市的未来。

  燃:“高光时刻”背后的“奋起一跃”

  这一年,成都有着许多“高光时刻”。

  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大年”。神舟飞天、夸父追日、墨子传信、天宫入轨……一个个重大航天项目在无垠的宇宙书写着中国式的独特浪漫,更长远的探索计划蓄势待发。这场飞天追日的逐梦之旅中,“成都造”始终是航天强国版图中不容忽视的一块拼图。位于成都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贡献了多项设备与系统。“勇于创新、敢于胜利!”中国电科首席专家柴霖说,这是中电十所“十年磨一剑”锤炼的精神,也是“成都造”崭露头角的原因。

  世界杯引爆的热潮方兴未艾,冠军便与成都来了场“互动”。12月22日,外交部消息,我国政府与阿根廷共和国就阿根廷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达成协议,同意阿根廷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这是阿根廷继上海、广州之后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三家总领事馆。

  10月初,第五十六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在四川成都落幕,高水准的比赛内容和办赛工作收获各方赞誉。“在这个美丽的球场里,你们让所有不可能变得可能。”国际乒联主席佩特拉·索林赞叹。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接受采访时难掩激动:“大赛成功举办很不容易,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是伟大的一刻,也是载入史册的一刻。”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成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释放经济活力。回望这一年,为神舟飞船护航的创新成都、“出海热”背后的开放成都、“新铁人三项”背后的活力成都……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成都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也饱含着主动求变、守正创新的创造力。

  “高光时刻”背后,是默默努力、积蓄力量之后的“奋起一跃”。

  拼:守护市场商户、万家灯火的攻坚战

  7月29日晚,两辆共载有1243张床垫的货车从位于成都崇州的厂房出发驶向成华区。此时,成华区正受到疫情冲击,谁提出了1243张床垫的需求?答案是19家成华区工业企业。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成都创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发展模式,强化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为保障员工及企业需求,成都市区两级经信系统收集并协调解决闭环生产企业物资、用电用水等问题。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稳住市场主体就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稳住了民生。2022年夏天以来,成都接连经历疫情反复、高温限电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助企纾困解难。成都着眼于行业领域、工厂车间的运行,也着眼于市场商户、万家灯火的温度。

  回溯这一年,成都市各级部门和区(市)县兵不卸甲、马不离鞍,积极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大会战和招商引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落户双流、亿纬锂能加码经开区、蜂巢能源牵手东部新区;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字节跳动西部中心、茂绿建智慧能源中心陆续开工……从2021年冬天到2022年春夏,一个个大项目纷至沓来,一个个“链主”企业接踵而至,一个个项目破土动工。到秋冬时节,奋战四季度、冲刺一百天的劲头更是在成都的大地上涌动。

  鸣笛启程!一条穿山跨河的铁路大动脉横跨成昆。12月26日,新成昆铁路投入运行,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列车旅行时间大幅压缩,这将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贸易口岸的又一重要通道。

  12月23日,簇新的凤凰山体育公园,在山呼海啸的“雄起”声中迎来首秀。2022中超联赛第32轮成都蓉城主场对阵中超领头羊武汉三镇,三万多张门票一抢而空,“赛事回来了”“成都回来了”,热情的观众用豪情万丈的口号向外界证明:成都的经济生活秩序回来了!

  11月底,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全球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新型显示领域盛会在蓉开幕。借全球大会的平台,成都制造的“显示度”不断擦亮。

  这一年,成都走出坚韧、走出奋发,也走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勇气。

  暖:有一种温度叫成都

  这一年,还有一些温暖的时刻和值得铭记的面孔:他们是危急关头奋不顾身的救人英雄;是与病毒无数次过招的病毒“捕手”;是24小时与千万市民保持通话的人。

  2022年6月18日早晨,一辆白色厢式货车,在成都三环路金牛立交至交大立交内侧主道,冲上绿化带,与一根监控电线杆相撞。司机被困,车辆很快冒烟起火,情况危急。紧要关头,过往的车辆一辆辆停下,施救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向浓烟四起的事故车跑去,灭火器从各个方向传递而来……众人合力之下,司机最终成功得救。这是陌生人给予的友善,是危机时刻的英勇挺身,也是拯救生命的团结一致。

  或许有人会问:与城市的宏观政策相比,这不是一件小事吗?其实,于微小露珠中折射彩虹,平凡之善反映的却是背后的不平凡之城。

  艰难的日子里,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守护城市。“您好!成都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超过2000平方米的热线接听中心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每天近200人在岗,7×24小时在线,日均2万余通电话接入,这里常年与千万人“保持通话”。2022年,这里异常繁忙。多轮疫情、夏季高温等投诉和问询,以及所有关乎市民生活的大小事……这是成都市民最熟悉的民生热线。

  城市安全运行,因为这群人始终坚守岗位。159679名微网格员先后参与了社区燃气安全入户排查“敲门行动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节电宣传、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志愿服务等重大专项工作,采集涉民生、安全等领域基础信息1232万余条,今年以来,已报送预警性事件200余万件,建立起全成都2100万人口基础信息底座。

  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在于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平凡英雄”亦来自成都市民这个集体,是2100万人中的普通一员。成都要一步步地从“文明高地”迈向“文明高峰”,靠的是他们,更是他们身后的每一个人。

  跨越时间的湍流,与成都,向未来。(钟茜妮)

焕发新活力 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事业单位******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河北石家庄:“税动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陈晨 耿建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和接续措施分批推出,成为减企业之负、增民生之福、保发展之稳、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日,记者来到京畿之地的河北省调研采访,走进位于石家庄正定科技工业园的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淑凡告诉记者:“今年前三季度,我们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到980万元,真金白银的‘红包’加速了资金流动,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整体活力。”

  张淑凡道出了不少企业负责人的心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各项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惠政策落细落实,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就石家庄而言,今年1至10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77223户,同比增长8.58%。

  159亿元退税款到账,真金白银“活血”实体经济

  立冬节气刚过,11月10日,石家庄提前五天启动供暖,让广大市民感受到暖意的同时,石家庄市西郊供热有限公司负责人杜文智也感受到了税收政策的温暖。

  “我们公司负责全市1300万平方米11万用户的供热工作,早在供暖期到来前,国家税务总局石家庄市桥西区税务局的工作人员就把公司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大礼包送到我们身边,耐心细致地解读政策要点、指导如何填报。”杜文智细数着公司今年的“政策红利账单”说:“我们已经享受了留抵退税1290万元,这次还能享受向居民个人供热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1260万元。”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退税减税的“重头戏”。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石家庄已有159.12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成为市场主体的“及时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在石家庄,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落地,进一步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赋能蓄力。石家庄市高新区昌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投资建设的河北省重点项目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初期资金需求非常大。“今年我们收到的留抵退税款直接以现金形式退还,切实解决了公司流动资金的问题,有利于项目建设更加顺利地推进。”公司总经理王勇说。

  对河北粟凝香食品有限公司来说,税惠政策让“丽阳晒醋”这一河北老字号的酿醋晒醋技艺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公司负责人袁会然告诉记者,公司今年享受到了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延缓缴纳税费等税收优惠22.6万元。有了这些资金,公司将扩建万坛大晒场丽阳晒醋文化园,研发原浆晒醋新品种,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更强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国家税务总局石家庄市桥西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苏利玲介绍:“作为河北省体量最大的区(县)税务局,我们要为7万纳税人和35万缴费人提供税费缴纳服务。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推进‘精细服务’改革,不折不扣落实税费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通过入户走访、线上服务、‘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在享受政策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开展定制服务、精准辅导,保证税费红包‘精准直达’。”

  被企业称作发展“千金方”,加计扣除赋能科技创新

  走进位于赵县的河北兴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00吨多杀菌素的新项目正在建设。这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生产农药、兽药原料药及制剂产品为主,其主导产品阿维菌素发酵规模名列全国产能前列。

  “我们公司今年实现了稳步发展,正在筹备上市。”公司总经理刘进峰告诉记者,兴柏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税收政策的支持,尤其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企业有能力把更多资金投入研发。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有效政策抓手。这一政策对准的是企业研发投入,在企业研发支出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比例多扣除一部分,进而减少企业应纳所得税,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同时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促进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刘进峰对此深有感触:“创新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活力之源,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公司的研发投入一直很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产生了很好的正向激励作用。”

  记者了解到,2022年三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中,石家庄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享受户数、金额实现跨越式提升,在全省保持双第一。最近公布的“2022石家庄科技创新百强企业”榜单显示,石家庄百强企业研发总投入为169.7亿元,新申请知识产权3948件,新授权知识产权2537件。

  11月初,石家庄正中科技有限公司圆满完成巴西饮用水处理项目,该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铝穹顶盖作为储罐顶盖,在耐腐蚀、轻量化、外观等方面实现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在环保领域的市场影响力。

  “一直以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都是我们科技研发的重要支持,去年我们享受到375万元的研发费加计扣除额,今年前三季度已经申请享受了310万元的加计扣除金额。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新能源协同污水处理等项目的开发,在水治理领域创出佳绩。”石家庄正中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文战说。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我们主要研发生产抗病毒类药物,这类药物研发周期长、资金回流较慢。”位于深泽县的石家庄龙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高素娜透露,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让企业实际节省税款支出400多万元,税收红利就像一副“千金方”,为企业增添了实打实的创新动能。

  “小微”群体最受益,政策“红包”提振发展信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微企业是十足的好消息。”石家庄宇邦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俊豪激动地说,今年以来,公司累计申请缓缴了30万元左右的税款,缓解了因场地搬迁面临的新厂房租赁、设备器材搬运等多项花销带来的资金压力,对企业来说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

  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但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尤其是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资金压力较大,有的甚至面临工资发放难及社保缴纳难等难题。

  因国内外订单需求持续增多,河北汇康日用品有限公司适时扩大生产规模、购买设备器具,资金周转却出现很大困难。国家税务总局元氏县税务局了解到情况后,辅导企业申报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款18.63万元,并打通“快车道”,在3个工作日内就帮助企业完成出口退税。企业负责人郭雨萌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已累计收到出口退税1321万元,不仅速度快,还不用提交纸质材料,足不出户就能办完所有流程。同时,税务部门还帮我们对接金融机构,让我们获得了100万元贷款,进一步缓解了资金压力。”

  对石家庄众多中小微企业来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方式充实了现金流,起到了提振信心、激发活力的积极作用。在石家庄市已获得留抵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户数占比达93%,是最主要的受益群体。在2022年三季度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中,小型微型企业占比超七成,同样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主力军。

  政策效应的叠加,营商环境的提升,激活了石家庄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2022年,石家庄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5家、2899家、15262家。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缩影。目前,河北正积极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转变,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普惠性政策也对河北省税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全国税务系统‘精细服务’改革的试点,河北省税务部门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信心和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紧紧围绕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全面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着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以税收现代化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为助力河北省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国家税务总局河北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程俊峰表示。

焕发新活力 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事业单位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处处都是装卸作业的繁忙生产景象。韩加君摄/光明图片

  【记者手记】

  严寒中的努力坚守

  光明日报记者 王冰雅 宋喜群

  12月10日23时31分,甘肃省甘谷县冀城产业园的户外气温已跌破零度。在杰瑞负极材料项目现场,六七位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工作人员还在变压器前忙着做最后的检查和调试。

  他们是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的员工。今年3月11日,杰瑞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开工建设。这是甘肃省和天水市大力支持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一期占地1000亩,投资25亿元。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性能可再生能源,而负极材料则是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主要为石墨类材料。”杰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光向记者介绍,等项目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大型生产基地之一,还将为当地提供1500个就业岗位。

  12月11日1时39分,随着国网天水供电公司调度中心下达送电指令,该项目顺利送电,现场发出一片欢呼声。

  工程部总工程师崔树桢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近一个月以来,为了确保项目成功供电,他和同事经常加班到深夜。“现在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正式供电后,车间就可以进入设备调试阶段,为接下来的试生产打好基础。”崔树桢说。

  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公司克服疫情影响,140多名员工全力以赴抓工期、赶进度,现场采取两班倒的方式,保证项目如期推进。生产部经理于文晓介绍,目前,一期项目的7个生产车间已全部封顶,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将在春节前夕进入试生产阶段。

  在项目建设现场,厂房的门窗尚未安装到位,临近冬至,当地夜晚的气温跌至零下十摄氏度。生产部员工牛倩全正忙碌地往返于120个窑炉之间,给窑炉烧煤保温。“他的责任心很强,总是不畏严寒,不怕辛苦,力争把任务完成好。像牛倩全一样,我们的员工都很敬业,知道项目现场正缺人手,没有人轻易请假。”于文晓说。

  每一位员工都立足本岗、尽职尽责,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项目没有一天停工,建设进度如期推进。“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是为了让投资尽快见到效益,也是为了回报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闫光说,1号石墨化车间预计在本月底率先进入试生产阶段,大家都摩拳擦掌,满怀期待。

焕发新活力 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事业单位

哈电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电焊工陈井坤在联箱分厂作业。新华社发

  【基层心声】

  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讲述人: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陈挺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扛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旗”,企业责无旁贷,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创新。

  成立三十年来,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我国无线电频谱监测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华日通讯始终秉持“振兴中国无线电民族产业”的企业使命,在无线电频谱管理领域不断深耕,不断前行。

  华日通讯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除了涵盖行业全系列的产品形态外,近年来还在无人机管控、铁路频谱监测、5G背景下车联网等物联网应用场景频谱监测和卫星干扰定位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为公司在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华日通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新时代十年成都制造业发展优秀企业”。

  这些年来,我们企业所在地成都武侯区一方面完善政策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对接企业需求、突出精准滴灌,强化政策系统集成和落实兑现,差异化制定7类20余项产业扶持政策,初步构建起产业全面覆盖、企业精准匹配的专业化政策体系,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另一方面营造亲商氛围,秉持“企业至上、细致周到”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行“点对点”服务、零距离沟通,努力当好企业的“贴心管家”,切实为企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关怀。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成都武侯区立即组织重点企业积极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也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入学习中,华日通讯更加坚定了维护国家频谱安全、社会频谱秩序稳定的使命。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企业自身不断努力奋进下,华日通讯的发展定将迈向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我们一定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光明日报记者周洪双采访整理)

焕发新活力 展现新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事业单位

  在位于四川省宜宾市三江新区的中车铁投轨道交通产业基地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安装智轨电车。庄歌尔摄/光明图片

  【短评】

  用政策“红包”激活更多经济细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报告明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们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调研中,众多企业负责人的话里透着他们抓住机遇、踔厉奋发的决心和信心。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为企业点赞的同时,也须明确,要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还要为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这几年,一些企业发展面临困难。对此,国家出台诸多纾困解难政策助其爬坡过坎。

  好政策还须落实好。以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为例,税务部门采取多种方式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截至11月10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3.7万亿元背后,是千千万万因获得现金流重获元气生机的企业。用政策“红包”激活更多经济细胞,不断夯实发展根基,中国经济韧性更强,活力更足。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9日 07版)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富翁彩票地图